Wednesday, December 24, 2008

about Chien-Ming Wang:1年期新約

雖然免去薪資仲裁的擾人過程,但說實在,洋基這回給阿民500萬美金年薪真的稱不上夠誠意。

只能說,起碼這次洋基管理部門似乎意識到既然都敢狠心砸大鈔搶到別隊的王牌投手(沙巴西亞有七年長約,平均年薪是阿民的4.6倍!),對於自己的王牌投手也不應該小氣巴拉到又搞薪資仲裁,有失「(邪惡)帝國」顏面。但無論球評專家怎麼說、球迷怎麼呼籲,帝國就是愛搞邪惡,把亞洲選手當成「沉默的勞工」。

不過,不是我愛烏鴉嘴,這幾年看下來,每回洋基拿出沉甸甸大鈔弄來的明星穿上條紋制服後表現總是平平甚至令人搖頭嘆氣。唉,身為阿民的支持者,我們只能寄望他別受傷,明年可以投進季後賽囉!

*洋基官網

12/22/08 by Anthony DiComo
Yankees sign Wang to one-year deal

His 54 career wins rank third among Asian-born pitchers, and helped him become the third-fastest Major League pitcher in the last 50 years to reach 50 career wins. Wang did it in his 85th career start; Dwight Gooden and Ron Guidry both did it in their 82nd career starts.

Sunday, November 30, 2008

強推:Ajax IME 日文輸入網路工具

我這台 eee pc 的 os 是 linux 系統,一直覺得擺脫微軟的感覺真不錯,唯有輸入法跟標點符號問題比較困擾。

中文輸入全形標點的部份藉由asus提供更新下載的「SCIM新酷音輸入法」獲得(大幅度)解決,但偶爾查資料還是需要日文輸入卻一直找不到方法。原本還在考慮難不成要用超白痴法把五十音字母剪貼下來……不過目前有個新發現:網路輸入工具!

利用這個 Ajax IME web-based Japanese input method 網路工具,可以輕鬆使用羅馬拼音輸入日文50音,基本上會先出現平假名,按 space bar 可以選擇片假名跟字詞。

方法非常簡單:
1. 連線到 http://ajaxime.chasen.org 網頁,建議存入書籤以便日後使用。
2. 頁面中有個 "IME on/off" 的圖形button,直接用 mouse click 點選。
3. 請留意 button 下方的大圖框底色是否變成淺藍色,
【若 click點選 "IME on/off" button 無效,請嘗試按 "Alt-0" or "Ctrl-9" 】
  如果變色,即可使用英文鍵盤輸入羅馬拼音。
4. 輸入成功,淺藍底色圖框中就會顯示日文字,再剪貼到你要用的地方。

在下並不是日文通,但有時查資料若有日文關鍵字會方便許多。而且使用這個網路工具完全沒有os系統的問題,也不必下載程式和安裝,相當方便,因此強力推薦!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今年不旅行

雖然有人出書曰「再窮也要旅行」
但日幣升值到一個恐怖
就算機票能撿一丁點便宜
就算只在東京不亂跑
但吃跟住因匯率關係變得比往年貴許多
一年一度的旅遊計畫不得不取消

嗯,反正買 eeepc 還在分期付款
不出國旅行才算是 "do the right thing" 吧

=_=!!!


Friday, November 07, 2008

推薦讀:就這樣,繼續往前走!

在台灣的書店,可以輕易找到關於日本旅遊的書。guidebook 數量很多,遊記也不少,但要說寫得深入淺出而且主題特別,卻不多見。

此書作者是 blog 網友 Phoenix 大哥,但在下推薦絕非私心偏袒,而是 Phoenix 大哥的遊記真有妙處。說起來,他的旅遊主題不是墓仔埔就是看廟看銅像,十分地「另類」,但因在下的日本之旅也會特地去墓仔埔,所以感到蠻親切的。

更甚者,Phoenix 大哥描述的歷史梗概,每每讀到,總覺得明明去過相同地點,跟我這冒牌攝影師相比,他的傻瓜相機無論廣角或景深,都是「侯塞雷」、犀利過千倍百倍
(但他還謙稱自己寫得不好)

或許有人覺得旅遊無非為了休閒放鬆,說歷史實在太沉重。但我記得以往在旅遊雜誌任職時,曾向日本朋友提起自己覺得日本旅遊報導很難寫,因為媒體團去的每個地方都強調溫泉+四季景色……。結果我那位曾經在姬路城擔任英語導覽義工的日本朋友卻告訴我,因為每個地方的歷史背景都不同,所以對日本人而言,每個旅遊地點都很不一樣。

這番話讓我驚覺:認真的日本人在國內旅行時,都會順便複習歷史課。相形之下,我寫的旅遊報導儘管文筆尚可,卻一定是粗淺平凡。雖然當下感到汗顏,覺得要有上進心,不過回到台北公司,就會聽到廣告部永恆抱怨:字幹麻寫那麼多,多放漂亮的圖片才是王道!

於是乎,即便辭職已久,我還是繼續粗淺地當冒牌攝影師。有深度的旅遊文章,就交給 Phoenix 大哥這樣的高人吧!

書名:就這樣,繼續往前走!
作者:林鳳飛
出版:雅書堂文化 

Friday, October 31, 2008

擔仔麵,吃巧美味

前段時間頗忙,休息了幾天,也還提不起勁認真寫blog文章,還是貼個為工作而寫的舊文吧。不過,這篇算是極少數寫得比較順手的文章,可能因為在下愛吃擔仔麵的緣故。      

     ***     ***     ***     ***

小碗中的鮮美好湯圍裹住鵝黃色的麵條,麵上是滋味濃醇的醬色肉燥與一尾燙熟的粉紅鮮蝦,綠色香菜點綴其上,再加一點蒜泥提味……小而美的擔仔麵,是最愛的台灣味。


Dan-tsai noodle, delicate and delicious

經,在香港旅行時與友善的當地人攀談,對方提起附近有家開幕不久的「台灣牛肉麵」,建議我可去評鑑是否道地,當我回答自己並不嗜吃牛肉麵,那位香港女孩充滿驚訝:「台灣人不是都喜歡吃牛肉麵嗎?」

為了避免影響台灣牛肉麵名氣下滑,我說明這純粹是個人喜好,絕不是牛肉麵不好吃。而對方也想起我是來自台灣的觀光客,來到香港想吃的美食自然不可能是「台灣牛肉麵」……

雖然台灣的牛肉麵的確很有名,不過,身為台北人的我,最愛的麵食其實是台南小吃中最具代表性的擔仔麵。如同來自台南的王建民近年在美國職棒大聯盟
Major League Baseball表現優異被譽為台灣之光,來自台南的擔仔麵也因其美味受歡迎遍佈各地,可說是小吃中的台灣之光。

*擔仔麵、擔擔麵、台灣拉麵

擔仔麵和擔擔麵只有一字之差,因為它們最初都是挑擔販賣,不過兩者的起源與味道都不一樣。擔仔麵發源於台南,是
1895年一位名叫洪芋頭的漁夫在清明至中秋這段氣候不穩定、捕魚不易的時節,挑擔在街頭賣麵,以此補貼收入,度過「小月」(淡季的意思)。由於口味獨到受歡迎,逐漸從當副業「度小月」販賣的麵點演變成主業,更成為台南的特色美食。

擔擔麵被公認為四川代表小吃,據說始於1841年自貢市一位叫做陳包包的小販,由於他挑著扁擔沿街叫賣,大家便稱這種麵食「擔擔麵」。擔擔麵用的是細麵,調味以芝麻醬為主,加上紅油、花椒的香辣,吃起來相當過癮。或許怕客人把它跟擔仔麵弄混,在台灣,多半稱呼為「四川擔擔麵」。

以拉麵著稱的日本有種「台灣拉麵」,還是名古屋地區的美食。故事發生在1970年代,名古屋市的台灣料理店「味仙」,原本是台灣人的郭姓老闆突發奇想,在台南小吃擔仔麵加入辣粉,起初只是藉此嘗試建立特色,沒想到獲得常客的喜愛與宣傳,由於受歡迎,名古屋很多店家也仿效烹製,演變成一道新興的地方美食。它更 在1980年代中期的吃辣減肥風潮中蔚為流行、紅遍日本,甚至被製成泡麵,在便利商店隨時能買到。


*吃巧不吃飽
和大多數麵食相比,總是小小一碗的擔仔麵常讓人感到「好吃是好吃,但吃不飽又有點貴」。對這項缺陷最佳說明是:因為它可是「吃巧不吃飽」的小吃。事實上,擔仔麵早期也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點心。

擔仔麵之巧,其一是關鍵的湯頭,除了一般常用的大骨高湯,還加入蝦頭煮汁,雙重鮮美的好湯入口便令人欲罷不能。其二是麵,台灣料理常見的油麵雖然略微缺乏咬勁,但它容易入口,又能與麵上所澆的肉燥融合,可說是最佳組合。其三是肉燥,豬肉剁碎爆炒後在有歷史的滷鍋中小火慢燉,慢慢熬製到香醇味濃。其四是面料,去殼留尾的鮮蝦極具存在感,加上銀芽與香菜映襯,口感、顏色皆好。其五為提味,蒜泥彷彿演奏重音,烏醋猶如裝飾音,讓擔仔麵更為精采。


正因這種種「吃巧」,色香味具全的擔仔麵才會如此吸引我──吃不飽的份量當主食不怕胖,加顆滷蛋、甚至佐小菜也不為過,而且無論下午晚上宵夜都適合。還有老店的懷舊風情,更讓人難捨這已走過百年歷史的台灣美食。

Thursday, October 09, 2008

抱怨文:換季

越來越覺得換季很討厭:

忽而熱忽而冷
忽而大太陽忽而大雨一直下
鼻子過敏打噴嚏擤鼻涕
空氣污染+氣管過敏酷酷掃(鄰近捷運工地的必要之苦?)
偶爾感到蕁麻疹即將發作
還有胃寒欲嘔

天涼秋未好,腦結石趕貨一整個燥鬱 T_T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新聞二則

#有趣的新聞:打靶鬧鐘
本玩具大廠 Bandai 將於十一月中旬推出趣味新產品 Gun O'clock(預定售價:日幣4,095 yen)。

當鬧鐘響起,你必須用手槍瞄準彈起來的槍靶,擊中才能關掉鬧鈴,同時鬧鐘上還會顯示打靶成績。因此貪睡者沒法像平常那樣,一伸手把鬧鈴按掉,立刻又倒頭大睡。

圖片來源
http://journal.mycom.co.jp/news/2008/09/29/039

     ***     ***     ***     ***

#哀傷的新聞:保羅紐曼
到保羅紐曼因為肺癌過世的新聞不禁有點吃驚有點哀傷。

我第一次看他演的電影應該是小時候被老媽帶去電影院看《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69) 吧。依稀記得有慢動作槍戰場面,另外就是主題曲很好聽【雖然根本聽不懂】。

長大後第一次認真看他的電影則是《 Cat on a Hot Tin Roof 》(1958),好像是大學修戲劇課為了田納西威廉斯的劇本而看的。我只記得保羅紐曼很帥,但是美女伊麗莎白泰勒好愛吵架,聲音尖銳得令我感到頭痛;加上劇情沉悶,看完只想去好好睡覺。

但我覺得,保羅紐曼留下最好的東西不是帥氣,不是演技,而是他的 salad dressing。當空姐的同學曾買來給我品嘗,真的美味。更了不起的是,保羅紐曼賣沙拉醬賺的錢不是自己用而是拿去做公益──當今世上再也沒有這麼偉大的演員了!

Yahoo Movie
Legendary actor Paul Newman dies at age 83
BBC
Movie legend Paul Newman dies, 83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和果子,甜食有世界

數月前幫機上雜誌寫的舊文。和菓子其實是個可以拿來寫論文的大題目,不過最後想到機上雜誌的讀者並不需要閱讀資料過多的文章,因此寫得比較簡單。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連到日本 虎屋文庫,有相當豐富的文史資料。中文部分,我認為 這篇 把和菓子的種類介紹得頗詳細。

     ***     ***     ***     ***

Wagashi, Japanese desserts

一提起和菓子,自然而然想起日本旅行。奇怪的是,自助行去過幾次,卻從未想到品嘗和菓子。直到認識了日本朋友,在參觀京都某寺廟時,才有了跪坐在榻榻米座席上,面對日式庭園,啜飲抹茶、小口吃和菓子的初體驗。

雖然這聽來是十足土包子觀光客做的事,而當時的和菓子也稱不上十分精緻,但我永遠記得日本朋友說明喝抹茶時杯子要轉幾圈、吃和菓子要儘量優雅……等禮儀時的熱切神情——那證明了日本人熱愛並以傳統文化為榮,並希望能讓外國人瞭解和分享。此後,儘管仍舊身為預算有限的貧窮背包客,我總試著在行程中找一天,享受一次「和風下午茶」。

和菓子二三事
和菓子(わがし/
wagashi)是日式點心的總稱,但和菓子的發展受到中國飲食文化很深的影響。日文「菓子」一詞最初是指樹木的果實及種子,後來才納入將穀物加工,並用甘葛或糖調味做成湯圓、年糕類的點心。在中日頻繁交流後,經由遣唐使制度,許多中國的點心傳到日本,被稱為「唐菓子」(如京都「龜屋清永」的「清淨歡喜團」號稱是奈良時代〔710~794〕就有的唐菓子),作為供奉神佛以及貴族食用的點心。但或因飲食習慣不同,或因食材取得不易,能在日本廣為流傳的唐菓子都經過「因地制宜」的改良,變成風味 獨特的日式點心——和菓子。

舉例來說,中國的饅頭一開始是包肉餡的鹹點,後來也發展出包甜餡的饅頭(清代才普遍以「有餡者稱包子,無餡者稱饅頭」的規則稱呼),但傳到日本後,由於日本沒有吃肉的習慣,所以只留下甜餡饅頭。而被視為經典日式甜點的羊羹,相傳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
7941185)末期由中國傳到日本,原本的確是以肉類或魚貝類製作的羹湯,但也因為日本人不吃肉,逐漸開發出利用紅豆或穀物模擬肉塊,又用洋菜和糖製成甜食的羊羹,傳食至今。

和菓子因為茶道文化發展更為興盛,而隨著鎖國政策開放、明治維新,日本飲食文化也開始受到西洋影響,就像唐菓子變成和菓子那樣,由於西點主要材料的乳製品難 以取得,經過因地制宜的嘗試與改變,和菓子於是產生如蜂蜜蛋糕、丸芳露、金平糖……等「和洋折衷」的點心——由此看來,和菓子或許是點心世界中最有國際觀 的。

和菓子在台灣
台灣原本就有以米飯、米漿製成米糰食用的米食文化,但在日本統治期間受到日本文化影響,日文的「餅/もち/
mochi」傳為現今我們慣稱的麻糬,而許多人對和菓子的認識,就是從麻糬開始;甚至有些人的蛋糕經驗,是從以長崎為名的蜂蜜蛋糕(カステラ)開啟。

不過和菓子當然不只有麻糬,根據日本「全國和菓子協會」網站的說明,和菓子主要分為生菓子、半生菓子、干菓子三大類。台灣常見的大福麻糬、羊羹、蜂蜜蛋糕、 銅鑼燒、櫻餅……都屬於生菓子,不過像羊羹、錦玉這類大量使用洋菜的菓子會依照含水量多寡不同,被歸類到半生菓子。干菓子則包括我們最熟悉的米果、煎餅、糖果,以及用糖粉或穀物粉押製成形的糕點。

在台北製作販售和菓子超過五十年的老店「林氏滋養」表示,生菓子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新鮮材料,因此保存期限較短;而半生菓子因糖分較高、水分較少,所以保存期限稍長。不過以往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會使用大量的糖,但現在食品保存技術進步,且現代人無法接受太甜的食物,所以現代的和菓子為保持鮮度和口感,建議最好當天食用,或放置冰箱冷藏。

雖然台灣人對和菓子的接受度極高,而且如糯米、紅豆、糖等製作和菓子的主要材料品質也不錯,但要做出像日本許多老店那樣精緻美麗的和菓子,在設計和細部技術都還有加強空間。另一方面,台灣消費習慣缺乏和菓子追求的季節性,因此仍以外觀變化不大的大福麻糬、羊羹、饅頭為主要商品;即便如此,台灣的和菓子店家為求創造特色,也紛紛嘗試以本地特產材料製作,將烏龍茶、金桔甚至芒果等食材融入和菓子中,做出有台灣味的和
子 。

Monday, September 08, 2008

詐騙集團別來吵

早上還在睡夢中,老媽突然衝進房間說是我的電話,只好坐起身裝清醒接電話。

對方自稱是台新銀行新店分行的行員,說有個陳症委先生【os:怪了,對歹徒有必要這麼尊敬喔?】拿我的存摺跟身分證資料要領 90萬 的匯款,要跟我核對。我說我根本不認識這個人,口音怪怪的行員隨即開始演戲:「那個誰,妳幫我叫警衛攔住那個先生!小姐,我已經叫我同事去攔陳先生了……妳放心,我可以跟妳核對資料嗎?」

我:「這種事不是應該直接報警嗎?」
騙:「可是他有妳的存摺,妳知道銀行規定開戶一定要本人來開嗎?」

哇賽,聽到這裡,一方面覺得對方企圖轉移焦點,一方面發現背景聲音的嘈雜並不像銀行,反而比較像很忙的 call center,這下子我真的開始清醒了。

我:「我沒有在妳這家銀行開戶阿。」
騙:「妳沒有開過戶嗎?但是我有妳的開戶申請資料,跟妳核對一下,妳姓X,對不對?」
我:「嗯,請問一下妳攔到那個人沒有?」
騙:「那個誰,妳幫我看一下;哎呀,X小姐,他跑掉了ㄟ……」

我沒回話,因為騙子集團又自顧自演起來了,口音一樣怪怪、扮演同事角色的女聲說:「大概是他聽到妳在打電話查證,所以很快心虛跑了,警衛沒追到……」

期間,電話中的嘈雜背景聲音完全沒有變化,我想說這麼愛演,妳們就繼續演吧,便把電話掛掉。

掛上電話,發現沒有來電顯示,如果真是銀行來電,不可能沒號碼,所以百分百肯定那是詐騙電話。於是我跟老媽說剛才那通什麼銀行打來的是詐騙電話,連來電顯示都沒有。老媽說她聽到是銀行,就沒特別注意。

我其實想告訴詐騙集團,想從我這裡弄到 90萬──sorry,妳真的搞錯了──我這麼窮,哪來的錢給你詐騙呢???麻煩搞清楚好嗎~~~ 真的是 Orz

Wednesday, September 03, 2008

看展覽要這麼累嗎

老媽念念不忘要看 米勒 展,眼看展覽即將結束,為了不想日後被罵,上週五(8/29)"喬"好時間,乖乖去歷史博物館。

雖然預料到會有排隊人龍,但萬萬沒料到會有那麼多多多多多人──人龍繞來彎去,儼然就像舞龍舞獅那麼長,我跟老媽詢問了數次,終於找到隊伍末端,地點已從植物園入口處的小旋轉門蔓延往大馬路方向。上一次我這麼認真在人群中排隊,應該是 2006年在京都排一澤帆布 吧,而米勒展的人潮洶湧,陣仗比京都買帆布包更勝許多許多籌。我心中不知該為台灣人這麼愛藝術而感動,還是該為自己的雙腿站到腫脹酸痛而掉淚。

總之,雖然我們有要花時間排隊進場的預想,可是這時間花得可真多……我們足足排了兩個小時(你沒看錯,真的是 2 hours!)才進去,而裡面想當然爾都是愛好藝術的參觀群眾。每幅畫前面擠滿了人,如果不發揮歐巴桑在百貨公司週年慶搶限量特價品的精神和力氣,那就會和我一樣只看到畫作的上面三分之一(是滴,不論《拾穗》or《晚禱》,偶都只瞧見畫家畫的天空),以及猶如水墨畫般層層疊疊的黑鴉鴉人頭。

許多認真的人申請了語音導覽,於是戴著耳機的這些人也很認真地穿梭在人群間、設法駐足畫作前數分鐘甚至十幾分鐘之久。還有認真的父母親帶著小孩,有滿場跑的小孩,有強褓中的小孩,真不曉得這樣孩子能學到什麼。況且人多空氣品質就很糟,冷氣開得再強也沒用,我是靠著包包撈出來的香水試聞贈品當做氧氣罩才敢呼吸的,否則早就逃之夭夭。

我想,九成九是我太沒氣質了,全台灣可能只有我覺得:當博物館變成壓迫感十足的亂糟糟市場,這樣看畫展,沒有任何看到原作與真跡的感動,只有疲勞、精神衰弱,以及快變成聖護院大根的蘿蔔腿。

Sunday, August 24, 2008

發狠買了…

儘管可以在家用 desktop工作,但有鑒於一旦上網就很容易打混亂逛網站沒完沒了,導致工作效率太低,所以朋友去年買了新notebook後,便將她不用的舊notebook借給我,讓我可以帶去星巴克喝咖啡吹冷氣開工。

觀眾若疑問:星巴克一樣可以上網不是嗎?話雖沒錯,但星巴克上網必須另外付錢買無線上網帳號跟密碼,我們窮人家又不像 Keroro軍曹可以向總部申請侵略經費,沒辦法再多花錢的啦。

不過……最近朋友借我用的notebook常常三不五時當機,而且是畫面突然全消失的黑機狀態,發作頻率也從三小時一次迅速增至每小時一次,讓我很害怕它會就此掛在我手上。為了避免成為兇手,在下毅然而然痛下決定,然後在 pc home 購物網站分期付款買了 eee pc!

由於是在 "24小時購物" 買的,該網站強調下午六點前下單、隔天中午前一定到貨。我在傍晚五點半多訂購,居然隔天早上九點半送貨員就手機連絡然後迅速送到──真是超超超迅速的說。(幸好我有提早起來,要不然穿著睡衣又沒刷牙去開門粉糟糕呢~~)

這台的 OS是 Linux系統,主要是特價品並沒有 windows xp,但反正在下原本也想試試擺脫微軟視窗的滋味。目前使用起來覺得還好,唯一不便的是用open-office文書處理寫稿時,沒有可以直接點選的全形符號工具列,也無法透過中文輸入法叫出標點符號。另外,沒有日文輸入法也是個缺點,只好等忙完有空再來上網找找看有沒有 Linux 適用的日文輸入吧。


Sunday, August 10, 2008

擔仔麵的英文,kuso

寫稿需要英文標的緣故,查找擔仔麵的英文。沒想到除了採北京話發音有不同的音譯,還有頗混沌的講法。

意外發現台北市政府除了大力推展牛肉麵、鳳梨酥、滷肉飯,竟在2003年辦過「擔仔麵週」!well,更沒想到的是,它的英文網頁把擔仔麵翻譯為 Taiwanese Noodle,這……果然粉符合某市長打混圓場的囫圇功力哪~~

Taiwanese Noodle 總括了所有台灣麵食,硬拿來單指擔仔麵,實在牽強。而且若碰到外國觀光客詢問推薦好吃的 Taiwanese Noodle,相信各位觀眾一定會反應不過來,心中苦思:哇哩咧,到底要介紹什麼才對???

其他的英文說法都是音譯,wiki的 擔仔麵詞條解釋中就說明了「擔仔」有以北京話發音的 dang4 tsu3 和 dang4 tsai3 之別,「麵」則有 mien4 與 noodle之說;另外雖極少數,也可見採用台語發音的 dan a mi。不過查看台灣幾家知名擔仔麵店的英文網站,拼寫雖略有不同,倒是挺吾黨所宗地一致選擇北京話發音作音譯。

最妙的是在書店翻到一本食譜書,擔仔麵那頁的英文寫的是Tainan Road Side Oily Noodle——看了忍不住覺得:哇,「台南路邊油麵」還真猛!而且把擔仔麵材料的油麵翻成 oily noodle(油膩膩麵條),這應該是搞 kuso吧?

Taiwanese Noodle — 台北市政府
Tantsumien — 華西街台南擔仔麵
Danze Noodle Soup — 台南赤崁樓
Tan Tsai Noodle — 度小月
dan-tsai noodles — Taipei Times
Taiwan stewed mince on noodles — 某香港食譜網頁

ps:how to make oily noodle
a. 鹼粉與鹽先行混合,加入冷水拌勻,使之完全溶解。
b. 加入麵粉拌勻靜置30分鐘切割成麵條即成,入鍋煮至半熟取出沖冷水,拌沙拉油涼乾。

Tuesday, August 05, 2008

熱夏,而電腦漸凍不動

有種疾病俗稱漸凍人症,正式名稱叫做:運動神經元疾病/ Motor Neurone Disease )。

我猜電腦界大概也有這種病變(病因自然是各種無孔不入的明打or暗器病毒),所以我家電腦從去年的 IE 「找不到伺服器」無法使用,終於在上週五完全凍結,連 firefox 也不動了。

這下子可糟了,電腦不能上網,沒法收信、查資料,簡直就跟植物人沒兩樣哪……於是,只好先試試重灌,如若成功,花大鈔買 mini notebook 之事就能繼續拖延,也算是為可悲可嘆可憐的銀行帳戶存款餘額多些喘息空間。

目前總算可以上網,但因為電腦白癡在下還沒搞清楚啥音訊設定,所以,唉,是台瘖啞電腦(囧)~~~

若不幸永遠無聲,那也只能以經典佳句「沉默是金」來當座右銘。

Monday, July 14, 2008

隨便看:Kafka on the Shore

景氣差很久沒case,閒閒除了看電視,想說偶爾也該看一下書吧。在書店發現村上的英文版《Kafka on the Shore》見獵心喜,只想到這下總算可以放心閱讀,忘了帳戶存款餘額所剩不多的現實。

不過英文版居然有不同版本,光是Fnac就擺了封面不同、售價也不同的兩種書,因為都以膠膜封著,就拿去問店員有何相異之處,答案是語氣不很肯定的「紙不一樣吧……」,因此價格取向的在下最後當然是買售價最便宜的那本。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看村上的長篇小說,覺得英文版閱讀起來頗順暢,雖然還是有生字障礙,但跳過生字也還好。由於剛開始小說節奏並不快,我大概睡前看一個chapter,還想說這樣子可以看一個月比較夠本……
不料進入十幾章後,為了想知道Nakata和Johnnie Walker這段高潮,以及接下來作者到底會怎麼把 Kafka 和 Nakata 兩條故事線牽在一起,居然卯起來認真看,結果不到三週就把小說看完——是在下近幾年來看英文小說最快速的一次!

嗯,關於翻譯,我在 Random House的網站
看到村上這麼說:" I seldom reread my previous books (in Japanese), but I do sometimes rerea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I find it enjoyable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original text. In most cases I really enjoy reading these." 可見村上對自己作品英譯本的重視和喜愛。

大概因為主角設定的緣故,閱讀時忍不住一直想起《Catcher in the Rye》。這也讓我覺得「時間感/時間差」這事挺妙的,因為《Catcher in the Rye》描述的是一個下午發生的故事,《Kafka on the Shore》故事時間大約一個月吧——可是我閱讀這兩本書所花的時間好像沒差太多(Orz)。


至於讀後感,完全稱不上是什麼正經的內容(對了,村上春樹有吩咐:希望大家要多讀幾次,絕對不能只看一遍!)。我第一個感想是 Johnnie Walker 之死根本就該發展出另一本偵探小說才對。另一個感想是:沒錢真的什麼都不行——你看號稱最強十五歲少年Kafka 離家出走至少拿了東京到香川縣高松的車資(去程長途巴士、回程新幹線)+ 數日的餐費 + 一週的旅館錢,大概也要七、八萬日幣吧。所以說窮人家的小孩根本就沒資格隨便離家出走~~


←這個封面我最喜歡(好像是UK version),問題是比較貴,台北Fnac 的售價是NTD$360。

這個版本 在 amazon.com 的說明叫做 Kindle Edition,台幣售價是NTD$304(可惡,剛才在拍賣網站發現賣NTD$80 )。

這個封面 我覺得超醜,但可能是英文paperback版最原始的封面設計,台幣售價也最貴(只不過封底有印一張村上的照片、紙用得好一些、字級大一點點),在台北紀伊國屋的售價將近NTD$500。

有趣的是,時報發行的正體中文版在 amazon.com 的售價居然從USD$0.41起跳,但越南文版本的售價竟然是貴好幾十倍的USD$31.25 起跳。

Saturday, July 05, 2008

My 星巴克城市杯



我知道很多人收藏星巴克城市杯,但我絕非收藏家。事實上這幾個杯子多半只是旅行的另類紀念(台北杯例外)。

第一個買的是台北杯,當時只是想:以後旅行拿著杯子去其他國家的星巴克絕對不會跟別人的杯子搞錯!這款以北門為意象主題的台北杯是第一代,第二代的意象主題換成改建後的中山堂,但由於背景仍舊黑呼呼的(雖然店員聲稱是「很深的深藍色」),覺得變化不大,便留著鈔票。觀眾現在到星巴克看到的台北杯應屬第三代,淺色背景與前兩代相較顯眼許多,不過在下已是窮人一枚,看看便罷。

之後旅行時的確帶著我的台北杯,也曾因此和日本星巴克的店員閒談數句,旅途中見過的札幌、東京、京都杯圖案都和現在買的不同(畢竟上世紀與本世紀要有差別吧)——印象中早期日本的城市杯也沒多美,提不起購買欲,再者窮人豈可隨隨便便掉入商人陷阱!於是我決定必須等到自己拍了這些杯子上的主題或景點,才能掏出鈔票。

結果……東京杯是我前後去過東京四次、2005年終於拍了東京塔才買的。札幌杯則是在我眼見未來沒機會再訪北海道,勉強用「好歹以往拍過時計台普通旅遊照」當合理藉口,拜託還在北海道唸書的Erica購買。京都杯更曲折,2006年終於拍到藝妓後決心要買,偏偏星巴克在11月下旬就早早換上聖誕節系列產品,我跟愛買小姐走進我們遇到的每家星巴克,但就是沒這金光閃閃的京都杯,最終只能悻悻然回台北~~然後今年託去京都遊玩的朋友代為購買,總算如願以償。

請容我再說一次:
我是窮人——所以說像歐洲這種光是機票錢就可以去日本玩三、五天的地方,在下是萬萬去不起的——因此巴黎杯只能情商朋友帶回。據說歐洲地區的城市杯都是 mug/馬克杯,沒有塑膠的 tumbler,想到馬克杯重又怕摔,建議觀眾別隨便託購,一不小心有可能壞了交情。

ps 1:千萬千萬別找我調藝妓的照片,因為那藝妓小姐有張大餅臉 +_+ !!!
ps 2:埃及也有星巴克的,請轉台收看 Clelia 的文章

Tuesday, June 24, 2008

滷味,就是對味!

前些時日有工作,有陣子沒更新,且把之前為機上雜誌寫的文章貼上來吧。

     ***     ***     ***     ***

Braised food, not just snacks

絕對稱不上是滷味行家。因為行家級的人吃滷味的重點一定從雞翅、鴨翅、雞腳……開始,而我卻覺得這些部位食之零碎、骨頭又多,不僅吃相不優雅,還會搞得滿手油膩,麻煩指數只略低於海鮮蝦蟹。

但理論上我應該有可能成為滷味行家,理由在於家母就是位偏愛鴨舌、鴨翅、雞腳的滷味專家,偏偏這份基因沒遺傳到我身上。不過,雖然無法藉由一起吃滷味來表現「天倫之樂」,去西門町看電影的時候,我還是會去趟「老天祿」買點滷味回家孝敬母親。

其實,在我的年少時代,去西門町看電影要吃的不是滷味而是烤雞腿,然而成為電影青年後,卻極為厭惡看電影時必須忍受別人飲食的噪音(總是有人會大聲說「那包滷味傳過來啦」或「雞腿呢?」,還有為了方便就口吃而用力搓塑膠袋的聲音以及好吃難吃的評語),讓必須努力專心看電影的我忍不住懷疑這些觀眾究竟是來看電影還是來吃東西,因而越來越不願意進電影院。

現在想來,看電影之於一般人只是種娛樂,而看電影時吃滷味、烤雞腿怎麼說都比爆米花、洋芋片來得有營養也有內容──除了台灣,還有哪裡能讓你坐在電影院裡一面享受視聽娛樂一面滿足口腹之欲──說不定這才是多數電影觀眾真正感到「回味無窮」之處,因為多年後未必記得從前看了什麼電影,卻不會忘記那些好吃的美食。

在台灣,滷味不僅是電影最佳良伴,連職棒球場也有蹤跡,據說就是因為場邊小販叫賣聲巧合地連接球賽觀眾的呼喊聲,而意外形成「便當便當!揮棒落空!」和「水果滷味!Double Play!」的趣味口號。

滷味當然是種零食,但它豈止是零食而已。除了一般的涼菜吃法,也可冰鎮或熱食。滷味作為統稱,可不只一味,它品項眾多,從最普遍的滷蛋和雞、鴨、豬、牛不同部位的肉塊、內臟、翅膀、腳、舌頭,到海帶、豆干、米血,甚至熱煮滷味攤的泡麵、高麗菜、貢丸、金針菇……等,幾乎什麼都能變成滷味,簡直就像網站的廣告詞: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由於食材滷過後較好保存,加上食材豐富,滷味從零食晉升為小菜甚至主食,更成了無處不在的中式美食。它是小吃店必備的小菜,滋味鹹香、材料口感各異,既下飯也下酒。儘管乍見會覺得火腿三明治、小蛋糕和滷蛋的組合有點怪,但這卻是早期西點麵包店餐盒的「中西合璧」經典組合,也使滷味自然而然成為遠足郊遊的必備點心,甚至是許多人飲食記憶的一部分。

製作滷味並不算難事,雖然看來不過是把處理乾淨的食材丟進滷水或滷汁煮至入味,但好吃滷味的奧秘便是關鍵的滷水或滷汁。一般來說,其內容組成可略分為醬油、水、糖和滷包,而滷包中用以去腥、增香、調味的辛香料和中藥更是秘方中的秘方,即便知道用了哪些東西,份量不同、入鍋程序不同,做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此外,每家知名的滷味店都各有提味的秘方,秘方存在於滷汁中,也存在於上菜時澆淋的醬油膏或特製沾醬。而專賣店的滷味之所以好吃,更重要的是將不同品項的食材分門別類滷製,以免味道混雜。假設在吃滷雞腿的時候還摻雜一股豆製品的味道,很可能會誤以為雞腿過了賞味期限。但有些食材必須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才會好吃,比如豆製品就要用已經滷好肉的滷汁製作,才能做出豆甜肉香兼有的極品。

有趣的是,有些知名滷味店標榜蘇式、粵式、川味……等不同口味,但除了川味必辣之外,大多數食客其實分辨不出差別在哪。說到底,吃滷味根本不在乎味道有什麼地域特色,因為重點中的重點是:對味才重要啦!

Monday, June 02, 2008

這感覺有點複雜

數月前我那熱愛尼泊爾的朋友在翻閱市面上一本新出版的尼泊爾旅遊書時,發現她以前寫在部落格的旅遊資訊簡直就被全文照登──不但用字一樣,連格式也相同!

雖然明知她寫的文字被剽竊,無奈該書作者在對岸,而且也很難拿出確切證據說對方就是偷用她寫的資訊。這件事讓她又氣又沮喪,而我只能安慰她先當作不知道這回事,趕快努力把她自己的出書計畫完成再說……

巧的是,前幾天我逛「背包客棧」時,發現我以前寫的 < 舊作:我的日本美食記錄 7 > 介紹池袋一家燒鳥店的部分內容被貼在「池袋攻略」飲食介紹。

雖然只是關於「如何前往」的文字敘述,但發現這事後感覺有點複雜:一方面因為自己寫的東西對背包客算是有用的資訊,感到安慰;另一方面卻對這轉貼卻不通知一下或加個參考來源說明覺得有些介意。

這幾天又想了想,反正一開始我寫小遊記也就是為了記錄自己的旅行,並讓有興趣的人能夠分享我的經驗……所以決定還是當作不知道這回事吧【os:其實根本就是鴕鳥~~】。
嗯,因為我那舊文提供的 yahoo japan 資訊連結已經失效,所以重新找了連結(背包客棧那兒也提供其他有效的網頁連結)。

やきとり 母家(おもや)
日本美食網站連結 :
Walker Plus
Tabelog

雖未獲得米其林指南青睞,不過美國 Zagat Survey 的日文版東京餐廳指南連續幾年都有推薦(不在星等評鑑行列,而是池袋地區餐廳推薦)。

Wednesday, May 28, 2008

餐廳memo更新

這篇 " 我的台北餐廳 memo " 懶得在此重貼佔空間
因此若有更新會回到 msn spaces 舊格添加資料
還請有興趣的觀眾移駕一下
謝謝各位蒞臨指教 ^_^


人性本皮

雖然還有好些日本旅行的飲食報告沒寫(比方 這個 ),但為免日後歲月如梭之憾(其實是怕自己記性差啦),似乎也該寫點小外甥的記事。

小外甥目前進入我覺得小孩最有趣的「時段」──兩歲幼兒的言語我們大致可以聽懂,比較麻煩的部份應該是老妹跟妹夫雖不是英文高手,但一方面擔心「讓小孩輸在起跑點」,再者米奇DVD一播,小孩就安靜多了──所以小人的字彙夾雜國語、台語、英文,於是大人常搞不清楚小人說的字眼是哪種語言,隨時要進行猜謎遊戲。

不知是因為懶,還是音節太多記不得,所以小孩自己發明了略語。比方說玉米簡稱「米」,哆啦A夢變成「阿夢」。當然也有認識不清或自行依邏輯歸納為「一系列」,例如紅色圓圓的果物不論蘋果番茄柿子一律叫「阿波 = apple」,有輪者從天上飛機到地上的輪椅都可稱作「車子」。

如同突然能夠進行搖頭運動後時常卯起來瘋狂搖頭,現在學會也明白「不要」的意思便拿來當口頭禪拼命說「我不要我不要」,尤其心情不悅或睡前鬧脾氣時,一連串的「不要…不要…」加上搖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往往讓人很想 K 下去。

另一口號是「我要出去」,甚至會奔跑到大門抓著門把用哭音嘶喊「我要出去」──而只要出門離開家,這孩子隨即開心跑跳步,加上笑嘻嘻可愛面貌總能取得眾多讚美。有回去微風超市,他樂得到處奔跑,我好不容易把他抓到收銀櫃台前的高櫃坐著,大少爺玩得爽快,一面哼歌一面搖晃身子,還突然玩起哈哈哈呵呵呵嘿嘿嘿的大笑遊戲,把在旁邊補充冰塊的工讀生大姊姊逗得好開心,大讚「他真的好可愛喔~」

身為阿姨的我赫然發現這就是長大的不平等──成人若在超市走道開心奔跑 + 搖頭晃腦唱歌 + 玩哈哈哈呵呵呵嘿嘿嘿大笑遊戲,應該會被斥責沒禮貌 + 神經病吧……

Tuesday, May 20, 2008

管它520

520前一天從清晨就開始下雨
雨越下越大,間或摻雜著轟隆聲響
起先以為是打雷
後來覺得這雷似乎打得很久,而且間隔也有些規律
才想到應是就職典禮預演……

與此同時,正在洋基球場投球的阿民
卻遭遇空前危機,而且還悲慘敗投
那聲聲砲轟,彷彿是擊潰阿民的超犀利背景音效
遠方的砲聲KO再KO
阿民退場回到dugout摔了手套


Monday, May 05, 2008

about Chien-Ming Wang:6-0

2008賽季開始迄今,阿民目前以六連勝的佳績成為洋基頭牌先發。不過我總覺得,新官上任的總教練「急拉地」其實有參考老闆的心態把阿民當任勞任怨的亞洲勞工使用──因為阿民每次上場,投球數往往要超越前一場,令人懷疑是不是有新規定阿民先發沒超過一百球就不能換中繼投手?

*第六勝 vs. 水手 -- 難纏的鈴木一朗
05/03/2008
Yanks make Wang AL's first to six wins
Unbeaten righty ends club's three-game skid with early support

by Bryan Hoch / MLB.com

"I just keep the game close and give my team a chance to win," Wang said.

Since Wang made his last start, on Sunday at Cleveland, no Yankees pitcher had been able to go at least six innings while allowing three runs or fewer. But the game did not progress without a scare: Wang drew attention with one out in the fifth inning for a potential problem on his pitching hand, calling Molina out to the mound.


"I was able to grip the ball, but it wasn't that comfortable for me to release the ball," Wang said.


The Yankees determined that Wang had suffered a cramp in the meat of his pitching hand, which he eased by receiving some light hand treatment. He believed that it was due to the cold weather, and with New York leading, 3-1,

Wang was lifted after completing the sixth inning at 90 pitches.

*第五勝 vs. 印地安人 -- 超精彩投手戰
Sunday, April 27th 2008
Chien-Ming Wang leads Yankees to 1-0 win over Indians
by Mark Feinsand /
DAILY NEWS

"I threw the most sliders and changeups I ever have," Wang said. "It felt very good in the bullpen and I wanted to do that because I know Cleveland was waiting for the sinker."

The results were noticeable, as Wang struck out nine, the second-highest total of his career. He whiffed 10 Mets in a game last June 17 at Yankee Stadium.

Wang and Sabathia matched up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Game 1 of last October's AL division series, a night the Tribe scorched the Yankee ace for eight runs over 4-2/3 innings. Sunday, the Indians struggled to get anyone on base.

"Today was different than the playoffs," Wang said. "Last year, I threw a lot of sinkers and didn't change speed. Today, I changed speed."

04/27/2008
Wang outduels Sabathia
Yankees end three-game slide; Cabrera's homer only run

by Bryan Hoch / MLB.com

*第四勝 vs. 白襪 -- 狀況不好的投法
04/23/2008
Abreu lifts Yankees in series opener
Grand slam erases deficit; Damon piles on with homer

by Bryan Hoch / MLB.com

"He didn't have his great stuff tonight, and he found a way to keep them in check and keep us in the ballgame and get a win," Girardi said. "He was not as sharp -- very seldom do you ever see Chien-Ming Wang at approximately 50 pitches after two innings. But he found a way, battled, gave us six innings and did a nice job."

Wang scattered three runs on 10 hits, walking two and striking out five over 105 pitches, before turning the ball over to the bullpen for the seventh. Wang said that his slider was spotty, so he was forced to go to his changeup and splitter more, offsetting his hard, heavy sinker.

"I figured out how to finish the game," Wang said. "I changed a lot of speeds today."

Thursday, May 01, 2008

muji 敗家小報告

前陣子老媽煮紅豆湯煮到忘記,結果不但紅豆湯沒得吃,連鍋子也燒焦到沒救。上週去微風逛無印良品,看到滿千送百活動,想說發個狠買個 muji 的三層金屬單柄鍋用用,順便也買了「似乎」很讚的油用噴霧器。

回家後老媽先洗了鍋子隨即煮魚頭味噌湯,由於一時吃不完,熱過加蓋擺在爐上,隔日吃完湯洗鍋子,發現鍋內出現煮過東西的白色痕跡。

油用噴霧器的概念是可以將任何食用油以噴霧方式噴在食材或炒菜鍋,藉此減少用油量,對於已經把減肥視為某種座右銘的女性來說自然很有說服力和吸引力。

先將零件拆開洗淨烘乾,依照日文說明書按圖索驥倒入適合的油量,便躍躍欲試拿來試噴在麵包上頭。可惜的是並沒有想像中好用──為了按壓噴霧器,必須讓瓶內儘量呈現真空狀態,因此抽拔瓶蓋也必須一鼓作氣、而且要使點勁;這樣花費力氣之後,噴霧器卻只能按個二、三下,然後就呈現按不下去 + 油噴不出來還會積在噴霧管週邊的狀況。

雖說的確有減少用油量,但因為用起來實在是「小累」,所以未來我大概只會拿它來噴要放烤箱烤的魚片吧。btw,壽司如果吃不完收冰箱,隔日壽司飯常會變硬,可以在魚料上噴點油然後放進烤箱加熱,等魚料烤熟就可食用,這樣飯稍微熱過就不會太硬,魚料烤得熱熱的再加上醬油芥末也挺好吃!

MUJI オイルスプレー
售價:台幣NTD 560元 /日幣1,799 yen

Tuesday, April 22, 2008

我的日本美食記錄 9

京都篇

說來慚愧,這個美食記錄系列原本就該在「沒case沒收入」的棄耕期慢慢寫,不過在下身為懶惰一族,該寫的旅遊美食小報告雖然不至於排隊排到像百貨週年慶那麼長,卻也是越積越多,因此常常裝作「沒這回事」,繼續拖欠【os:哎哎~反正寫部落格又沒稿費,各位觀眾大人有大量,別介意吧】……

最近我高中時代的朋友要到京都旅遊,總算製造動機,讓我寫寫從上世紀開始去京都旅行時吃東西的流水帳。由於有點趕時間,寫得比較簡略,請見諒。

京はやしや/Kyo-hayashiya/京.林屋

台灣許多茶藝館都強調以茶入菜,但若跟京都三條大橋附近這家林屋的茶料理相比,我總覺得林屋更有茶味。久遠前曾在日本電視節目看過介紹此店用茶煮飯再入鍋炒的「茶飯」,但在下要強力推薦的是雜炊──無論抹茶(macha)或焙茶(houjicha)雜炊都飄散芬芳茶香,熱呼呼的茶粥最宜清冷秋冬與乍暖還寒的春涼時節,幾回秋冬旅行都靠它暖胃暖心。
還喜歡吃完雜炊再到對街星巴克找個面對鴨川的靠窗位子喝咖啡,這大概是不用挨熱受凍,又能小小享受京都悠閒賞景最便宜的方式吧。
官網→ http://www.kyo-hayashiya.com/shop-guide/food.html
ps:林屋近來在東京也積極擴點,六本木Midtown、青山地區都有分店


西洋軒/Seiyouken

2003年春去京都時住在地鐵丸太町站附近的旅館,仔細翻翻以前購買的美食指南書,發現這家店的介紹,便去一探究竟。
11:55走到店門口,門是關著的,因為12:15才開門營業。在附近又晃了一陣,等開門時間到,進去發現這是家很有下町庶民氣氛的小食堂,跑外場的白髮老伯人很親切。
我點的咖哩豬排(¥750yen)定食不但主菜好吃米飯美味,副菜份量也很多,而且蔬菜也不少──
食量小的我只吃了一半就不行了,覺得自己實在浪費,不斷跟老伯道歉,就怕他誤會我嫌菜難吃。
交通:京都市地鐵丸太町站4號出口附近、麥當勞斜對面

Yahoo Japan→
http://gourmet.yahoo.co.jp/0006713814/P011027/
ps:請務必注意營業時間;需付現金【請點閱留言收看近期資訊


一保堂茶舖 & "喫茶室嘉木"/Kaboku Tearoom
「嘉木」是創業將近三百年的京都著名茶店一保堂附設的喫茶室,在這裡無論點什麼茶都有附上一顆和果子,是不想花大錢又想嘗試日本茶與和果子的最佳選擇。

不過我超愛一保堂的理由不僅於此。光是櫃台後方懸掛的題字「萬壑松風供一啜」就讓人欣喜──當時店員看我和朋友探頭討論,卻不是問我們要買什麼茶葉,而是問我們要不要那幅題字的說明──令我們深深佩服一保堂「做文化大於做生意」的用心。【os:真不愧是京都的老店啊~】
嘉木→ http://www.ippodo-tea.co.jp/about/kaboku.html
一保堂本店地圖→ http://www.ippodo-tea.co.jp/about/map.html

ひさご 壽司/Hisago sushi

這家壽司店當然也是看了美食指南才去的,由於它店面小小的,在熱鬧的四條河原町很容易不小心錯過。但只要你走進詢問,一定會被老闆娘流利的英語嚇一跳。
調味可說是典型關西偏甜口味,連醋飯都有點甜甜的,但吃起來還是很爽口(不過討厭甜味的人大概還是受不了吧)。我2006年跟愛買小姐買外帶回旅館吃,兩人都對煎蛋製作的伊達卷驚嘆不已,因為那煎蛋口感簡直就像長崎蛋糕一樣鬆軟綿密又迷人~~~

官網→ http://www.hisagozusi.co.jp/
關西美食情報→ http://gourmet.kansai.com/G0001974
ps:有家親子丼名店和這家壽司店同名,連JR製作的京都旅遊網站也有 介紹

Tuesday, April 08, 2008

小事

1.
由於前幾天有則看來神經神經而且超級落落長的 comment
刪除之後決定重新設定
改成留言時麻煩鍵入隨機顯示的字母或數字
請有意留言的觀眾多多包涵

2.
陰雨綿綿過後,突然爆熱到33C
失眠的週日去探望祖母,在醫院呆了一天
其實也沒做什麼事,不過是跑跑腿罷了
但晚上腹瀉,週一(昨天)則頭痛到最後吐了兩回合
難道…才四月就中暑嗎?

Friday, March 28, 2008

眼結石

週日醒來就感到左眼一陣痛,以為八成又是睫毛掉進眼睛的緣故(之前曾發生過三根睫毛黏成一陀搞得眼睛劇痛的案例);沒想到照鏡子找了半天沒找著睫毛,倒是瞧見下面眼瞼有一個米色小顆粒。

雖然偶有眼睛糊到油的視覺朦朧狀況,但由於痛感總算輕微,想說先觀察看看那小顆粒會不會自己消失。但週二看到一則「誤認為針眼、結果卻是皮脂腺癌」的恐怖新聞,讓在下不敢放膽繼續觀察下去,乖乖上網掛號。

昨兒下午去醫院,眼科醫師看了後,輕鬆地說:「是眼結石而已,不用擔心。」本人因為首度聽到「眼結石」而吃驚,沒想到醫生還說:「以後可能會復發,用不著緊張。」依照醫生的說法,似乎不理會它也可以,但在下堅持「有異物感而且有一點痛」,醫生才點了藥水然後幫我挑除結石。挑除時醫生一面說:「妳才兩顆而已,有的人長好多顆才摘~」

【os:(1)蝦米?兩顆!啊我怎麼只看到一顆呢???(2)這位醫生是嫌麻煩吧,眼結石有這麼難處理嗎,又不是巧克力囊腫……更何況,貴院是教學醫院的收費ㄟ~~】

根據醫生的說法,眼結石是因為異物進入眼睛,眼睛分泌一些物質把它包住,形成結石。至於原因,不曉得是懶得詳細解釋,還是覺得說太多我這蠢病人也不會懂,醫生欲言又止地講了半句:「跟體質比較有……(關?)」

看完病回家後上網查了一下,看樣子這眼結石屬於慢性結膜炎症狀之一,對照在下以前眼睛不舒服老被診斷為慢性/過敏性結膜炎的病史,未來若眼結石復發,是真的不需要大驚小怪啦。

ps:醫學說法把眼瞼稱為「結膜」
  所以在下的精確病名應該叫做「(眼)結膜結石」的說

Saturday, March 22, 2008

殖民地與民主

選舉結果其實沒有證明哪個政黨成功或哪個政黨失敗
只證明了這塊土地上的人竟然偏愛一黨獨大的政權
尤其看到公投僅有36%的投票率
終於明白台灣之所以一再成為殖民地、甚至次殖民地的原因

如果一個市政都做不好的人都能選上總統
為什麼在下連統一發票都中不了?

果真是沒天理~~~
而必須服膺民主精神的我,無法堂堂正正地說「我是台灣人」

ps:提到民主,建議各位觀眾看一部記錄片《Please Vote for Me》
  內容是中國武漢某小學的三年級學生競選班長的過程
  以下連結均可在線上觀賞
  
official homepage
  youtube→ PBS/BBC - Why Democracy? - Please Vote for Me 1/5
  BBC官網


Monday, March 17, 2008

豆花,憶難忘

幫機上雜誌寫的文章。豆花這題目出乎意料地困難,我寫了三遍才總算有個還能看的雜文~~ btw,雖然在下查到豆花的英文說法,但千萬別問我「布丁豆花」甚至「豆腐酪」的英文怎麼說!

     ***     ***     ***     ***

相簿中收藏從小到大的照片,而味覺的記憶體也收錄著充滿感性的食物,它未必是媽媽的味道,卻包含了美味,包含了情感,包含了回憶,包含了溫暖……

Tofu pudding, the best comfort food
年,在京都的錦市場閒晃時,見到一家知名豆腐店貼著簡單的海報,上書正推出新產品「豆富花」。這三個漢字,瞬時勾起一絲鄉愁上心頭……時光倒敘的蒙太奇(montage)是小時候週日早上一位老阿伯叫賣豆花的聲音,愛吃豆花的我,常急忙跑去廚房拿小鍋子衝出家門,生怕來不及就吃不到了。 

我愛看老伯揭開豆花鍋蓋時冒出微微熱氣,在蒸氣中老伯用金屬瓢子片起滑顫顫的薄薄豆花,那是一種迷人的巧技,因為豆花片總是大於瓢子的面積,而且老伯總露出豆花片得太厚就虧了的神情。接著加花生、加薑汁的程序也是小心翼翼不願多給。


豆花老伯出現的頻率逐漸減低,等我到外地唸大學,放假回家時幾乎沒再聽到巷子傳來「豆花~豆花~」的叫賣聲。而強調香甜可口的「布丁豆花」則蔚為潮流,雞蛋、巧克力、牛奶等口味,顏色、味道與口感都近似布丁。但布丁豆花的風行反倒更讓我思念傳統豆花的好滋味,於是只要發現傳統豆花便忍不住想嘗試,即便是在日本的京都。

豆花是製作豆腐的步驟之一,將豆花壓出多餘水分才變成豆腐,因此豆花又叫做豆腐花或豆腐腦。一般相信豆腐始於西漢的淮南王劉安,而日本的豆腐則是中國唐代僧侶鑒真和尚赴日交流時傳去的。
身在以傳統聞名的京都,面對京都豆腐名店的「豆富花」,我猜想它必定會接近傳統豆花。選擇抹茶口味的同時,腦海浮現一碗綠色的抹茶糖水和米白色的柔嫩豆花飄躍其中的畫面,豆花有真材實料的黃豆味,加上抹茶清香……

然而端上桌來的卻不一樣──在比吃冰淇淋稍大的紙碗中放著豆花,淋上濃稠抹茶糖漿──就像一球香草冰淇淋上面澆著抹茶糖漿,如此而已。綠色的抹茶糖漿吃不出抹茶味,甜度卻完全蓋過口感接近嫩豆腐的豆花。就這樣,被豆花而撩起的鄉愁被這美式冰淇淋吃法變成一則有趣的旅遊記事。


仔細想想,這「豆富花」的吃法其實和日本人平時淋醬油吃涼拌豆腐差不多,所以它也許是應用相同的邏輯,不該歸類成美式冰淇淋吃法。而我的豆花想像也只是囿於記憶中的既定印象,記得有回聊起豆花,我提到熱豆花加薑汁超讚,立即出現相反意見:一位來自台南的朋友說好好的豆花都被薑汁搶了味道,台北人真不懂得吃。


香港的朋友覺得台灣吃豆花可以加花生、粉圓、紅豆、芋頭……等各種配料的確很豐富,但偶爾也會懷念以豆花為主角的「木桶豆花」。我說其實豆花怎麼做都好,北方小點鹹味的蘑菇豆腐腦也很讚;結果多數吃慣甜湯豆花的人都說難以想像。
說穿了,每個人心中覺得最好吃的豆花都是記憶中思念的傳統味道,可是若受制於自己的印象框限,無法敞開心胸,反而失去飲食文化的真義。

話說回來,豆花果然是難以忘懷、充滿回憶的食物呢!

Monday, March 10, 2008

逆轉

昨天想說對德國應該可以輕鬆獲勝,就沒看轉播。沒想到晚上看新聞跑馬燈比賽結果大吃一驚,因為只以 2:0 獲勝!起先我還以為自己眼花看錯,後來上網看新聞,才曉得原來是因為德國隊先發投手的球速很慢,搞得我們的選手 適應不良,而且前面六局居然 0:0 哩~

但也因此讓現場觀眾覺得德國隊先發投手是個可敬的對手,他退場時還得到 全場觀眾鼓掌

相形之下,今天的加拿大實在稱不上是可敬的對手。加拿大隊數度利用衝撞方式上壘已經沒啥道德(又不是紅襪跟洋基那種世仇比賽,有必要這麼狠嗎?),尤其第八局明知不可能得分,仍強力衝撞捕手葉君璋的 Jimmy Van Ostrand 實在令人唾棄。And the moral is: 加拿大人也是粉賊的啦~【根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從老謀深算的總教練到撞人的Van Ostrand,全隊一致表示這場是他們棒球生涯中最棒的一場比賽!】

不過說真的,好久好久沒看這麼緊張刺激的球賽了,羅國璋3 分全壘打逆轉的時候超興奮的,覺得球賽現場應該放一下「逆轉勝」這首歌。只是沒想到最後我們 被加拿大逆轉 (平平是逆轉,結局大不同啊~),但希望選手們別氣餒,因為接下來還有硬仗要打!

Taiwan vs. Canada of IBAF Final Olympic Qualifying Tournament
的英文報導
1.
Taipei Times
2. 加拿大觀點:The Canadian Press
3. 中肯的 路透社報導

Sunday, March 09, 2008

後遺症?

之前的嚴重過敏癢疹雖然好了
但一直仍有些微的疹子痕跡
而且最近發現膚色黃黃的,有點黃膽病的感覺

嗚,難道這是不會痊癒的後遺症嗎……

Sunday, March 02, 2008

阿民春訓第一勝

首先,向各位觀眾報告:謝謝大家關心,在下的皮膚過敏症狀幾乎算是消聲匿跡,計畫一週之後嘗試恢復可以喝個小酒的正常生活。

嗯,雖然鄰居的電鑽攻勢連週末假日都無休,再加上本人因為憂慮噪音而出現失眠狀況【每天早上我都盼望有「德州殺人電鋸」幫忙處理掉這些製造噪音的傢伙…】,理論上應該設法早早睡覺,但實在很難拒絕看阿民出場的 live 轉播,所以還是小小熬夜一下。

可愛的阿民先發投了兩局,雖然是春訓熱身賽,但仍然投得很認真,有三振演出也有精彩的守備表現。呵呵,老話一句:有阿民~真好!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訪小津補充

1.
從JR大塚到北鎌倉的單程票價為日幣 890 yen。
最近幫朋友查看旅遊行程,發現JR東日本推出好幾種特惠票,其中有種「鎌倉+江之島」有效期 2天,票價 1,970 yen──可從山手線任一站出發,在橫濱、鎌倉、江之島地區停留──比買單程票划算些呢。
這種特惠票只能在東京地區JR車站的綠色窗口 or 旅遊中心購買,建議先把網頁印下來,購買時拿給 JR窗口職員看,比較不會出錯。

詳情請看以下英文網頁→
Kamakura/Enoshima Excursion Ticket

2.
成田機場到東京市區花費最少的交通方式是搭京成電鐵京成線在日暮里站換JR山手線。

以往最傷腦筋就是日暮里站沒電梯、必須辛苦搬行李,現在日暮里站雖仍持續更新整建,不過最重要的電梯都已經設置,以後就不會再發生換月台時因為搬行李上下樓梯喘噓噓+手快斷的慘況了


但還是要提醒觀眾:前往成田機場時別把換車時間掐得太緊,還是早點出發,才不用擔心沒擠上電鐵甚至趕不上飛機


Monday, February 25, 2008

突如其來

上週二晚上還頗冷,跟朋友吃晚餐回家時被風吹得似乎要頭痛了,因此,半夜拉肚子感覺也不至於不合常理。

但是繼拉肚子之後,接著受困於迅速來襲的皮膚症狀。由於上週三天氣稍好,我以為是溫溼度大幅轉變引起像「冬季癢」的狀況,可是這回更嚴重:不但癢還起疹子,不但起疹子還發紅;臉更糟糕,從一粒粒紅疹發展成塊疹,最後整個臉都是紅的,腫得彷彿肥了五公斤,而且臉很熱,搞得跟個燙豬頭一樣。

但不管怎麼說,我必須趕完貨才能去看病。上週四掛夜診,長庚皮膚科醫生一直覺得我是藥物過敏,但我真的沒吃藥,後來又猜可能是病毒引起……不過反正皮膚科也只能開過敏藥的說。

目前臉已經不算腫了,但從頭到腳(嚴格來說只到腿啦)跟雞皮疙瘩一樣的疹子都還在,也常覺得這裡癢那裡癢;臉摸起來粗粗的,好像脫皮沒脫乾淨 or 亟需去角質的感覺--但在下當然沒膽這麼做,這幾天連咖啡都不敢喝呢~

突如其來的嚴重過敏,比失眠然後被鄰居的超級電鑽魔音嚇醒還恐怖。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寒流

濕冷的天氣已經持續一個月了
衣服怎麼也晾不乾
冷氣團前腳走,寒流跟著後腳來
這幾天我家室內溫度是10C
冷到……鼻頭涼涼,光想到「薄荷茶」三個字都覺得快打噴嚏啦

農曆年期間,雨簡直是拼命地下
初一傍晚趁雨勢稍緩,去微風買個麵包
看見那些排隊買福袋的人
真想不通他們為啥那麼勇?

唉,去下雪的北海道避雨算了~~~

Saturday, February 09, 2008

石無定形

石原西涯 Ishiwara Seigai《奇石圖》(1936)

物有定形 石無定形
有形者 有似 無形者 無似
無何 畫畫其意耳
-----------------------------------------------------------------------
看展覽時覺得很有意思的詩文
作者石原西涯是日本人,但關於他的資料極少

well,其實在下之
「隨便寫」也是「寫寫其意耳」的說 XD

Tuesday, February 05, 2008

訪小津 (下)

這圓覺寺( えんかくじ )頗有來頭,論頭銜在鎌倉五山中排名第二,論歷史則是1282年由北条時宗請來自中國的無學祖元禪師創建。可惜名山 top 2 對我沒啥意義;而我對日本歷史涉獵甚少,但在台灣時恰巧看了點電視劇「源義經」,劇中的鎌倉幕府跟北条家族都不是什麼善人,而且在我看來,這些大人物之所以信佛,主要是對自己以往的殺戮行為懺悔文過罷了。

但不能不提這座寺廟和日本文學的關係,因為夏目漱石爺爺年輕時來過這裡參禪,而且距 JR北鎌倉 下車地點超近的寺廟說明牌還介紹了此寺跟《夢十夜》有關,而近日重讀《我是貓》,也發現書中提及圓覺寺和門口的平交道。另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小說《千羽鶴》中的茶會,背景就在此寺。

回到我的主題。進寺門後繳了300 yen買門票,稍微端詳一下寺內地圖說明,由於其上沒有任何墓地,只好拿出紙筆寫漢字詢問賣門票的歐巴桑。歐巴桑走出售票亭領我走了幾步,用日文講了一串,但在下只能「意會」五成左右,道謝後便憑聽得懂的關鍵字前進尋找。

不久就在一岔路右手邊發現石階,攀上後並無人煙,觀望一番,循路前進,真的看到一小塊墓地,但裡面並沒有小津導演,想來是我弄錯,默默道歉(無緣無故打擾陌生人是應該道歉的說)退出,回到之前的岔路位置,走另一方向。原來這條路走著走著,右手邊也是有階梯的,先遇到的階梯有說明牌,但沒提到墓,決定忽略它繼續走,又遇到一處較狹窄的石階,周圍什麼介紹也沒有,試著走上探看【註】。

這裡果然是墓地,循坡而上分布著許多墓,除了佔地和墓碑型式外,跟陽明山公墓有點類似。由於又是打擾陌生人,仍然在心中默默道歉,一邊找尋,好在沒花太多時間就找到小津導演。眼前景象超感人:墓前擺著好多酒,想必是其他比我更有心的訪客帶來的。我不禁慚愧,因為大家都知道小津導演愛喝酒,我卻只帶小熊和「兩串蕉」來,只好雙手合十跟小津導演保證以後有機會再帶台灣啤酒請他。默禱到一半,聽到有說話聲,幾個西方人走近,其中的女生看見我立刻道歉打擾到我,我說沒關係。以為這些年輕人也是影迷,沒想到對方聽到我說這是一位日本電影導演的墓,居然問道:"Do you know him in person?"

我啼笑皆非地稍加解釋小津導演已經過世很久了,他得過柏林影展金熊獎,一生未婚但作品內容卻往往跟結婚有關。一面說著一面卻莫名覺得有點激動──因為自己竟然站在小津導演墓前用英文將他介紹給西方人!不過這幾個年輕人真的不是文藝青年,因為他們聽我講了幾句,點點頭就快閃了。但我後來聽出他們講德文之後,明明已經「只聞聲響不見人」,還硬要隔空傳話追加「德國導演溫德斯拍過關於這位日本導演的紀錄片!」

也許導演天上有知,賞我一點好運。天氣放晴不說,我猶豫了很久,決定再花100 yen 參觀寺中標榜展覽花草的松嶺院,不但拍了此行唯一見到的紅楓,還發現院中有 田中絹代 和在《秋刀魚之味》擔綱的 佐田啟二 的墓。以前在電影雜誌工作時因日本導演專題寫過田中女士,而這松嶺院只有春秋兩季特定時日才開放,對這完全預料外的致意機會,只能說是機緣巧合。

*註:這墓園是有入口處和地圖說明的,請點 這裡 看照片。
厚臉皮延伸閱讀→ 訪小津 (上)交通資訊補充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歷史博物館特展

updated on Jan. 26
上週日趁難得的晴天去歷史博物館看了展覽,我比較欣賞的幾幅多是日本畫家的作品,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那幅在 海報上也出現的老虎水墨畫,竟然是用手指畫的!

這次發現史博館除了原本二樓可以吃個三明治跟蛋糕,四樓也搞了個吃茶區,類似茶藝館,只提供茶點。去年我在桃園機場 Terminal 1 的史博館賣店看到陶藝家製作的豆腐,幾可亂真令人驚訝,但三萬元台幣的售價也讓我下巴快掉下來──人窮志短且沒慧根的我忍不住想:哇,三萬台幣去買真的豆腐應該可以吃到死吧
──史博館一樓的販賣部櫥窗目前也有這項舉世之作,建議大家鑑賞一下。

好天氣不去植物園實在有點可惜,所以還是去散步走走。植物園這地方很有趣,有許多傻阿公傻阿嬤含飴弄孫,我就看到一位阿嬤開心抱著長得有點像山東大饅頭的孫子,對著其他家族成員大呼:笑了ㄟ,真可愛。也有不少父母帶小孩來散步或是進行戶外教學(or 作業?)。但我也見到一群外傭每人推著一張輪椅,上面都坐著靜默不語的老者,這和蹓小小孩的親子組合真是對照阿……

     ***     ***     ***     ***

on Jan. 05

我出生前,外公就過世了,所以我沒見過外公。但老媽偶爾提起外公對吃食講究的事,或許我的挑嘴跟愛吃多少有點遺傳吧。


外公也愛收藏書畫古董,不過小偷曾經數度光顧外婆家放置古董的閣樓,據說被偷走的都是頗為值錢的作品。去年,老媽跟阿姨們考慮到保管不易,決定把繼承得來的字畫捐給 歷史博物館,讓這些作品有個理想的歸宿,也永遠有人細心照顧。

最近博物館將目前已維修整理好的書畫作成特展,不過在下被酷酷掃魔人附身中,不敢隨便出門。如果觀眾有空閒,也許可去植物園走走,順便瞧瞧歷史博物館的 展覽
(展期至Jan.27)

ps:歷史博物館連結似乎有問題,在此致歉。
  館方也挺用心的,將捐贈整理先行集結出版,拿起來有點厚重。

Friday, January 11, 2008

訪小津 (上)



on Dec. 12, 2007
今天是日本電影巨匠小津安二郎的生日與忌辰。

不巧這幾天突然有接連通告,正在焦慮與感冒病毒形成雙重威脅造成失眠與愛睏同時出現的矛盾狀態密集趕貨中。


只好先放個 照片 聊表心意,

日後得空再來補寫拜訪小津之墓的記事。

     ***     ***     ***     ***     

Updated on Jan. 11, 2008
大概有那麼點機緣?我記得小津導演遺作《秋刀魚之味》(1962)中,岩下志麻的弟弟晚上一回家問有啥吃的、然後就呼嚕呼嚕吞下茶泡飯【註】的畫面,而 天婦羅餐的那道「天茶」 正巧有那麼點呼應我隔日行程的味道。

數次日本旅行,甚至想過要以《東京物語》(1953)當行程參考,但最終總是為了北海道冬雪而打消念頭。至於沒去向小津導演致意,主要是因為連 去看在東京的夏目爺爺 都要「無三不成理」,更何況小津先生甚至不在東京!但2007年好幾位電影大師逝世的消息,令我深刻反省:若是再拖下去,貧窮的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向小津大師致意了……

於是,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去看看小津導演。也是我在拮据的東京旅行中,首度離開東京都。

日子就選在築地休市的週日。按照事先上網查詢的資料,
為了在中午前到達北鎌倉,應該要搭九點多的山手線出發才行。問題是這天一早東京就陰雨綿綿,而我的破傘在週六下午就已經陣亡了,所以不得不冒雨到旅館附近的百元商店先買把傘,在急猛的雨勢中前往JR大塚站,於池袋換湘南新宿線直達北鎌倉(這是換車次數最少的交通方式)。

即便是週日早上,電車卻有點擁擠,雖然沒有到貼在車門或車窗上那麼可怕(在下曾在週末晚上跟中午的山手線經歷過這種慘況),但週日早上沒位子坐確實出乎我的想像,不免擔心該不會要站一個小時到北鎌倉吧。幸好車行越往橫濱,乘客稍微減少,撿到一個空位趕緊坐下,有機會還可以瞄一下窗外景色、看看天氣有沒轉好。

座位附近的乘客有正在 "渡菇"("打盹" 的台語發音)的歐巴桑,看似要去郊遊的outdoor 系歐巴桑歐吉桑團體,穿高級質料黑衣打扮好似參加喪禮/婚禮的中年夫婦(而且太太的濃妝和她的LV皮包一樣有驚人效果)……不過在他們眼中,我這種大背包+相機包+雨傘+牛仔褲球鞋的無季節感貧窮背包客裝扮可能也怪怪的吧 ^^ !!!

閒話不多說,總之在橫濱站,約莫 70% 乘客都下車了,在下則一路坐到北鎌倉。北鎌倉站的下車處十分「簡約」,就是鐵軌邊一個小月台,站務員等著跟大家收票而已。「出站」立即就看到圓覺寺的指標,小津導演便葬在寺中。

*註:其實小津導演真的有部片就叫《茶泡飯之味お茶漬の味(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