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04, 2006

肉圓滋味

為某機上雜誌(Nov~Dec)寫的文章。之前為了肉圓的英文怎麼說感到傷腦筋,但把不同說法查出來後,讓編輯去決定,編輯則說會由雜誌的外籍顧問(英國人)決定吧。結果英國人並未採用 Wiki 的用法,而是用解釋法的翻譯。

     ***     ***     ***     ***

吃看似平凡,卻大有學問,價格不貴、家常而能廣被接受是小吃普世價值能成立的主要原因。台灣受歡迎的各種小吃,比如滷肉飯、炒米粉、麵線、肉粽……等等,都是家庭菜單會出現的菜餚,但肉圓卻很不一樣,因它極少出現在一般家庭餐桌──這並非暗示肉圓不普遍,相反地,肉圓被認為是台灣的特色小吃,遍佈北中南不說,而且都有各自的擁護者。

雖然台語發音一樣,但對吃客而言,肉丸跟肉圓是不同的食物。肉丸是絞肉捏成丸型,通常下鍋油炸變成炸肉丸,獅子頭可說是炸肉丸代表菜式;肉圓則是有外皮有內餡,用「放大版的鹹湯圓」來比喻或許比較容易理解。只是肉圓外皮比湯圓皮複雜多了,湯圓的皮大多用糯米粉揉製,肉圓皮則是以地瓜粉為主,再加上太白粉、在來米粉製作,且每家店組合這些粉類的比例也各有不同,加上後續處理的程序,產生不同的口感,讓肉圓愛好者每每為了清蒸還是油炸哪種好吃而激烈爭辯。

在台灣,肉圓前面往往冠上地名,較知名的包括新竹肉圓、彰化肉圓、北斗肉圓(被認為是台灣肉圓的始祖)、台南肉圓、屏東肉圓,近來九份的紅糟素肉圓也因獨「素」一格成為當地特色美食。但肉圓真的因地區而大不同嗎?筆者覺得肉圓能成為遍及全台的小吃,表示其中必有極大的共通性,而各地製作肉圓的大同小異,則使它脫穎而出,成為地方美食的代表。

肉圓的共同處在於外皮、肉餡加上醬料的基本結構和份量,就算不能飽食終日,也絕對夠你墊肚止飢。而同中求異的巧妙,除了尺寸和前述外皮做法外,內餡也不能含糊。既然稱為肉圓,想必內餡以豬肉為主--用的是豬的什麼部位、絞肉的粗細、甚至為了強調「肉感」添加肉丁、肉條。隨肉餡拌入不同香料或紅糟也使肉圓有更突出的風味--新竹和九份的肉圓就是靠著紅糟的好滋味加分。此外,肉燥加上鮮蝦的組合,使台南的蝦仁肉圓有獨步全台的「山珍海味」。

其實肉圓最厲害的「江湖一點訣」是醬料,醬料的基礎通常是在來米粉調製或米煮成糊狀,和肉圓一樣在大同中追求小異,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加以增色調味,海山醬、紅糟醬、番茄醬、辣椒醬、高湯、醬油都可能是重要配角。淋上醬料,最後可能再加上蒜泥、香菜或蔥花提味裝飾,和剛從蒸籠拿出來的肉圓相比,老闆送到顧客手上的肉圓根本就是「精裝版」!

於是你可能愛上泡過油有嚼勁的香Q半透明肉圓皮,可能鍾情清爽細棉嫩白的清蒸肉圓皮,可能迷上材料豐富有筍子有香菇的肉餡,可能喜歡 L size 吃得飽的大肉圓,可能欣賞精緻吃巧的小型肉圓,更可能上了獨家醬料的癮,習慣加上一瓢蒜泥、一點哇沙米、或是一撮香菜……然後你會不由自主在夜市尋找肉圓攤,感受心滿意足的好滋味。

7 comments:

lain said...

我只吃过狮子头之类,肉圆的美味暂时靠想象了=w=
紅糟是啥?

Anonymous said...

肉圓真的可以說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東西,沒有絕對好吃的單一類型,也不是哪一個區域才能專屬,賣得好吃蓋樓買地都沒問題^^

Anonymous said...

看着有点饿。
我还是比较喜欢小巧一点的肉圆。太大了,吃得有点撑。

小(老)學生tess said...

gema/lain:
肉圓的圖片 wiki 上有哦
紅糟是紅麴跟糯米發酵的產品,是福建菜常用的醬料,就跟江浙菜的酒釀類似

小薯:
> 賣得好吃蓋樓買地都沒問題
真是令人羨慕阿~
我以前常買大安路夜市一攤刈包跟粽子老闆除了放寒暑假,下雨天也不上班哦

dd:
只吃肉餡不吃皮就不會撐了 XD

Gorilla said...

大猩猩是北斗肉圓的擁護者
母親娘家在北斗
我們從小吃到大
從以前一顆5元很大顆
變成現在較小10元一顆
以現今物價來衡量
還是算很便宜超值的
不過,我打死不吃肉員生, 那是外地觀光客吃的~ 呵呵!

小(老)學生tess said...

謝謝大猩猩的北斗肉圓指引

我因為對竹筍過敏
所以最愛的是"絕對不會"放筍子的蝦仁肉圓啦 =_=

Gorilla said...

恩~ 聽說對竹筍過敏的人不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