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1, 2007

傳香好味滷肉飯

幾個月前幫機上雜誌寫的,因為遲遲沒收到雜誌,一直不敢放上來。但前陣子才寫了新稿,而且新一期雜誌似乎也快出刊了,我想,貼上來應該沒問題吧。

滷肉飯的英文若要確切說明,要用不少字,為了下標題,只好用 pork rice了。只是這麼一來,排骨飯、豬排飯的立場就有點尷尬……(XD)

     ***     ***     ***     ***

Pork rice, simple and so tasty

台北市政府舉辦的滷肉飯節活動,掀起一陣滷肉飯熱潮。炎炎夏日中,許多人才不管到底是「魯肉」還是「滷肉」,也不在乎滷肉飯、肉燥飯、焢肉飯、爌肉飯的差別與地域分布。總之,把清爽的涼麵、冷食放一旁,將香噴噴、熱呼呼的滷肉飯大口扒進嘴裡才是眼前第一要務。


若要追究滷肉飯的歷史,《禮記.內則》提到的「淳熬」(肉醬油澆飯)、「淳母」(肉醬油澆黃米飯)或許是最早、最近似的食物。周代的珍貴食物在現代台灣成了平民美食之冠,走到哪裡都不難找到賣滷肉飯的攤商、店家,但無論大塊的滷肉或絞肉的肉燥,相信每個人都認為「我家的最讚」——不僅因為有著從小吃到大的「媽媽的味道」,也因為自家做的絕對用料實在且衛生,除了怕吃多攝取熱量太高之外、沒什麼好擔心的。

滷肉做法不難,簡單說來,不過是醬油、酒、水、豬肉一起燉煮入味,然而也因烹調技巧不複雜,材料的選擇便成為關鍵。豬肉要選擇黑毛豬是基本常識,但部位則視肉塊大小而定,腱子肉(豬腿肉)可以一整塊煨燉,五花肉(台語叫做三層肉)則適合切塊,絞肉也要注意肥瘦比例。若只有瘦肉,長時間滷煮可能會造成肉質乾硬,肥肉太多又會過油,因此最好用帶皮的肉,先入鍋煎過再滷,不僅可爆出多餘的油,也能增加香味與封存肉汁。

滷肉味道的最大關鍵是醬油。家人曾因為想做新嚐試,憑電視廣告印象買了並非平時慣用牌子的醬油來滷肉,結果味道完全不行,只好重新煮過。所以醬油好壞,作紅燒或滷製的菜色高下立見,醬油顏色深淺雖然與原料用黑豆或豆麥,以及釀造日曬時間有關,但好醬油顏色絕不會死黑,味道更要講求鹹中有甘醇,才能幫食材和菜餚加分。

至於滷肉之所以「各有巧妙不同」,秘訣在於糖、蔥、薑和其他辛香料的運用。稍微講究的做法,要將紅蔥頭切末爆香,切勿偷懶用現成油蔥,萬一買到有油耗味的反而壞事。蔥白切段,煎肉時和切塊的老薑一起爆,青蔥可在滷肉熟後再入鍋慢燉。有時滷肉剛燉好,最先被夾起來吃的往往是略顯軟爛卻味道十足的蔥呢。

蔥、薑以外的辛香料如五香、八角、桂皮甚至陳皮等,可視個人口味放入滷汁中,重點在於份量的拿捏,若是味道太強、香料味搶了肉味,還不如不放。糖除了能增添滷肉的甘甜滋味,冰糖還能使滷汁醬色晶亮,看來閃閃動人——在剛煮好的熱騰騰白飯上打顆生雞蛋,然後澆淋滷肉汁,用湯匙混合飄散蛋香與滷肉香的濃稠拌飯——這不但是「我家牌」的招牌菜,也是離家讀書時念念不忘的簡單好滋味!

4 comments:

Gorilla said...

小學生都打全蛋在飯上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
建議改打蛋黃就好
因為不熟的蛋白裡面含有Avidin
會跟體內的Biotin結合
結合了之後 Biotin就沒有活性了(沒作用)
而Biotin是身體裡面一個重要的輔酶(co-enzyme)
這種輔酶可以幫助Vit. B的吸收

所以 簡而言之 吃了生蛋白
是可以造成維他命B不足的症狀產生
反正跟皮膚頭髮神經有關的症狀
大概都可以跑出來喔!

請小心啦~

小(老)學生tess said...

謝謝大猩猩指正

可是,只打蛋黃,剩下來的蛋白怎麼辦呢?
看樣子不能打生蛋
恐怕要煎成荷包蛋才成了…

Gorilla said...

剩下的蛋白 可以做蛋花湯
或者天使蛋糕
或者烤成蛋白糖霜餅

小(老)學生tess said...

> 或者天使蛋糕
> 或者烤成蛋白糖霜餅
哎呀呀,我如果這麼勤奮
就會設法接一堆工作
不會是貧窮小學生了說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