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樸實溫暖好包子

幫機上雜誌寫的稿,終於可以放上來了。說實在「包子」這個題目不好寫,原本也打算寫一下小籠包、寫一下破酥包什麼的,但發現這樣寫來一定會變成沒頭沒腦、毫無關聯的文章,不如就單純用「包子」來寫意算了……

     ***     ***     ***     ***

Steam buns (baozi), warm up the winter

印象中,在關東煮列入商品項目之前,便利商店冬季的廣告情節多半是主角在呼氣成白煙的冷天之中,衝進店裡購買熱騰騰肉包的畫面。我也一樣。天冷時,我喜歡雙手捧著熱包子就口進食,當手、口、胃同步獲得溫暖慰藉,這種小小的幸福與滿足感,和夏天大口吃冰的清涼暢快過癮大異其趣。

我也曾在攝氏溫度零下的北海道冬季旅行途中,一時受了廣告海報上冒著熱氣的包子吸引,隨即走進商店買了好幾個熱包子打算在往東京的火車上慢慢享用──卻沒考慮到室外是近乎冰箱冷凍櫃的氣溫,還沒上車,熱包子就差點被陣陣寒風吹成冷凍包子了……想像中的暖意迅速降溫,享用肉包的畫面彷彿小女孩的火柴熄滅、消失成輕煙,然後不由得對自己缺乏現實考量的「想太多」啞然失笑。

包子在日本叫做「中華まん(man)」,肉包則是「肉まん」,まん取自饅頭的「饅」;而訪客到日本時,也會發現包著豆沙甜餡的包子點心日文叫做「饅頭」──若以為是日本人搞不清楚包子與饅頭,那誤會可大了,因為包子的確是從饅頭演變而來。

饅頭公認為是諸葛亮發明的,當他七擒七縱南蠻王孟獲,回到瀘水(現在的金沙江)時遇到狂風巨浪無法渡河,孟獲表示只需用四十九顆人頭和黑牛白羊祭祀河神,自能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認為不能妄取人命,吩咐廚師宰牛馬和麵,內包牛羊肉,製成假人頭,以此「蠻頭」祭瀘水,祭罷,風浪平息。後來「蠻頭」訛傳為「饅頭」二字。

根據這段故事,可見饅頭本來就包著肉餡,且因用來代替人頭,所以個頭不小。而諸葛亮用饅頭代替人頭祭祀,也使它成為祭饗供品的一部分,直到唐代,饅頭才變得較小,並由供品轉變為點心,甚至有「玉柱」、「灌漿」等別稱。宋時,成為普遍的食用點心,因為其中有餡,就稱做「包子」;但不論有餡無餡,只要蒸食者,都可叫做饅頭。

有餡者稱包子、無餡者稱饅頭的分別大致在清代成立,而且這分類方式屬於北方觀點。對今之食客來說,名稱叫做包子饅頭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與否──無論大肉包、小籠包,肉餡飽滿多汁最關鍵;無論菜包、叉燒包、豆沙包、芝麻包,料好實在最要緊。不過包子要好吃,不能一昧追求內餡美味,還要包子皮這位功臣:裹住內餡的包子皮就像棒球投手的終結者、足球場上的守門員,用份量相宜且有彈性的外皮,守護精心調製的內餡,讓人在咬下包子的瞬間,從樸實無華進入美味天堂。

餡料豐富結合彈力外皮還不是完美的包子,沾醋沾醬加調味的確也能使美味程度再進化,然而醬料絕非促成「天下第一味」的關鍵,因為這最後一味正是熱騰騰的蒸氣──唯有剛出爐、熱氣如白霧繚繞其上,拿著怕燙,先揣在口袋暖手,還要頻頻吹涼才敢吞入口,才是教人垂涎三尺的好包子!

6 comments:

Gorilla said...

"享用肉包的畫面彷彿小女孩的火柴熄滅、消失成輕煙"

看到這句
腦中突然浮現小丸子跟爺爺變成灰色漸層
然後成螺旋狀 向上消失的畫面...


日本的饅頭真好吃
大概是基因影響
外婆很愛吃日本的饅頭
後來這幾年頻頻旅日才發現
自己也頗愛在冬天
捧著一顆熱呼呼的饅頭
跟愛人分享~

但是 夏天的時候
就算看到饅頭攤子沒人光顧
大猩猩還是會很想走過去買一顆!
(但是被理智沖醒了--"吃饅頭會胖胖喔...")

小(老)學生tess said...

猩猩兄的外婆喜歡的是甜餡的日式饅頭嗎?
這樣的話,說不定她也喜歡小籠包店那種豆沙/棗泥小包…

我在奈良東大寺附近吃過鹹餡的山菜饅頭
因為鹹的饅頭在日本比較難得看到
而且它是熱的,就買來當午餐吃了
味道也還可以

這回我還以為有空能去辮子姑娘提過的青梅市走走
(我記得看過旅遊指南寫那裡有清酒廠的說)
結果旅行還是沒有想像中的悠閒

Gorilla said...

外婆喜歡的應該是甜的吧?
應該... 嗯... 我也沒問過!

我個人覺得日式饅頭跟台灣包子產品
最大的差別
似乎在於有沒有起筋...

我喜歡沒有筋的
所以比較偏愛叉燒包

小(老)學生tess said...

我沒想過筋度的問題ㄟ

我也喜歡叉燒包
可是現在發現好像找不到好吃的叉燒包了
很多叉燒包不但外皮會黏牙
內餡又只有一些醬料

Gorilla said...

哈哈~ 剛好你說的黏牙品種
就是我喜歡的那種
最好是吃進嘴裡就糊掉
能夠不要黏牙是最好啦~

小(老)學生tess said...

猩猩兄喜歡的是"鬆軟"啦

我說的黏牙品種會令我想起麥芽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