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幫機上雜誌寫的舊文。和菓子其實是個可以拿來寫論文的大題目,不過最後想到機上雜誌的讀者並不需要閱讀資料過多的文章,因此寫得比較簡單。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連到日本 虎屋文庫,有相當豐富的文史資料。中文部分,我認為 這篇 把和菓子的種類介紹得頗詳細。
*** *** *** ***
Wagashi, Japanese desserts
一提起和菓子,自然而然想起日本旅行。奇怪的是,自助行去過幾次,卻從未想到品嘗和菓子。直到認識了日本朋友,在參觀京都某寺廟時,才有了跪坐在榻榻米座席上,面對日式庭園,啜飲抹茶、小口吃和菓子的初體驗。
雖然這聽來是十足土包子觀光客做的事,而當時的和菓子也稱不上十分精緻,但我永遠記得日本朋友說明喝抹茶時杯子要轉幾圈、吃和菓子要儘量優雅……等禮儀時的熱切神情——那證明了日本人熱愛並以傳統文化為榮,並希望能讓外國人瞭解和分享。此後,儘管仍舊身為預算有限的貧窮背包客,我總試著在行程中找一天,享受一次「和風下午茶」。
*和菓子二三事
和菓子(わがし/wagashi)是日式點心的總稱,但和菓子的發展受到中國飲食文化很深的影響。日文「菓子」一詞最初是指樹木的果實及種子,後來才納入將穀物加工,並用甘葛或糖調味做成湯圓、年糕類的點心。在中日頻繁交流後,經由遣唐使制度,許多中國的點心傳到日本,被稱為「唐菓子」(如京都「龜屋清永」的「清淨歡喜團」號稱是奈良時代〔710~794〕就有的唐菓子),作為供奉神佛以及貴族食用的點心。但或因飲食習慣不同,或因食材取得不易,能在日本廣為流傳的唐菓子都經過「因地制宜」的改良,變成風味 獨特的日式點心——和菓子。
舉例來說,中國的饅頭一開始是包肉餡的鹹點,後來也發展出包甜餡的饅頭(清代才普遍以「有餡者稱包子,無餡者稱饅頭」的規則稱呼),但傳到日本後,由於日本沒有吃肉的習慣,所以只留下甜餡饅頭。而被視為經典日式甜點的羊羹,相傳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794~1185)末期由中國傳到日本,原本的確是以肉類或魚貝類製作的羹湯,但也因為日本人不吃肉,逐漸開發出利用紅豆或穀物模擬肉塊,又用洋菜和糖製成甜食的羊羹,傳食至今。
和菓子因為茶道文化發展更為興盛,而隨著鎖國政策開放、明治維新,日本飲食文化也開始受到西洋影響,就像唐菓子變成和菓子那樣,由於西點主要材料的乳製品難 以取得,經過因地制宜的嘗試與改變,和菓子於是產生如蜂蜜蛋糕、丸芳露、金平糖……等「和洋折衷」的點心——由此看來,和菓子或許是點心世界中最有國際觀 的。
*和菓子在台灣
台灣原本就有以米飯、米漿製成米糰食用的米食文化,但在日本統治期間受到日本文化影響,日文的「餅/もち/mochi」傳為現今我們慣稱的麻糬,而許多人對和菓子的認識,就是從麻糬開始;甚至有些人的蛋糕經驗,是從以長崎為名的蜂蜜蛋糕(カステラ)開啟。
不過和菓子當然不只有麻糬,根據日本「全國和菓子協會」網站的說明,和菓子主要分為生菓子、半生菓子、干菓子三大類。台灣常見的大福麻糬、羊羹、蜂蜜蛋糕、 銅鑼燒、櫻餅……都屬於生菓子,不過像羊羹、錦玉這類大量使用洋菜的菓子會依照含水量多寡不同,被歸類到半生菓子。干菓子則包括我們最熟悉的米果、煎餅、糖果,以及用糖粉或穀物粉押製成形的糕點。
在台北製作販售和菓子超過五十年的老店「林氏滋養」表示,生菓子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新鮮材料,因此保存期限較短;而半生菓子因糖分較高、水分較少,所以保存期限稍長。不過以往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會使用大量的糖,但現在食品保存技術進步,且現代人無法接受太甜的食物,所以現代的和菓子為保持鮮度和口感,建議最好當天食用,或放置冰箱冷藏。
雖然台灣人對和菓子的接受度極高,而且如糯米、紅豆、糖等製作和菓子的主要材料品質也不錯,但要做出像日本許多老店那樣精緻美麗的和菓子,在設計和細部技術都還有加強空間。另一方面,台灣消費習慣缺乏和菓子追求的季節性,因此仍以外觀變化不大的大福麻糬、羊羹、饅頭為主要商品;即便如此,台灣的和菓子店家為求創造特色,也紛紛嘗試以本地特產材料製作,將烏龍茶、金桔甚至芒果等食材融入和菓子中,做出有台灣味的和菓子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